肥胖+西化飲食礙腸內菌 大腸癌年輕化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6/13 01:18

分享:

分享:

中大腸胃科團隊研究發現,大腸癌發病率有年輕化趨勢。

大腸癌是香港頭號殺手,中大研究揭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而元兇疑是肥胖及西化飲食影響腸道微生物,增患腸癌風險,呼籲年輕人勿掉以輕心。

不過,負責研究的中大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稱,不建議將腸癌篩查年齡降至45歲,原因之一是本港醫療系統負擔重,憂推前篩查年齡會出現市民「有病反而無得做治療」的局面。

大腸癌一般可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兩類。中大醫學院腸胃科團隊早前聯同中大何鴻燊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蔡錦輝教授,收集來自世衞轄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數據,並分析1988年至2007年6個已發展國家及地區的發病趨勢,包括美國、英國、瑞典、日本、香港及上海。

研究發現,香港55歲以下的患者明顯增加;惟55歲或以上卻有明顯下跌。其中,55歲以下結腸癌新症平均每年增加1.65%;55歲或以上卻平均每年下降1.29%。相比結腸癌,55歲以下直腸癌患者更平均每年上升3.51%;55歲或以上者則平均增加2.45%。

沈祖堯估計,大腸癌年輕化與肥胖有關,因年輕肥胖症患者增加,肥胖可減少腸道微生物群種類,引起腸道發炎,增患癌風險;脂肪增加亦影響細胞生長致患癌,故建議年輕人應多做運動、飲食奉行多菜少肉。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導師雷諾信醫生則指出,西化飲食及進食過多加工食品,亦影響腸道微生物群,是致腸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美國癌症協會早前建議將腸癌篩查年齡下調至45歲,香港是否應跟隨?沈祖堯稱有關決定有商榷餘地,不建議香港跟隨美國做法,因55歲或以上人士患癌風險仍然比年輕患者高,惟只有少於10%的55至70歲市民有參與篩查,認為需平衡風險及成本效益;加上現時醫療系統負擔相當重,擔心出現市民「有病反而無得做治療」。

沈坦言示,腸癌年輕化將構成醫療系統負擔,增加治療工作及費用,他相信預防遠勝於治療。